馬來西亞
國家概況:
馬來西亞是一片美麗的熱帶樂土,位于赤道以北7度,正好在東南亞中心,以南是新加坡,以北是泰國,以東是菲律賓,而以西則是印度洋.馬來西亞的總面積是334,108平方公里,包括了馬來半島(位于亞洲大陸的末端)以及沙巴與砂勞越(位于北婆羅洲).
綜合信息:
氣候:非常適宜生活和度假的
馬來西亞的氣候常年溫熱,陽光普照,空氣濕潤,是典型的熱帶海洋性氣候.氣溫在攝氏二十二度至三十二度之間.年降雨量二百公分至二百五十公分,降雨多在午后.馬來半島西海岸的雨季是在八月到九月,而馬來半島東海岸與沙巴,砂勞越的雨季是在十一月到來年的二月.馬來西亞的氣候是非常適宜生活和度假的,這和它旅游天堂的地位是息息相關的.
時間:沒有時差感
馬來西亞的時間是在格林威治國際標準時間前8小時,以及美國太平洋標準時間前16小時.和我國的北京時間是基本一致的,沒有時差之隔.
人口: 多元種族國家
馬來西亞是個多元種族國家,人口約有兩千四百五十三萬人[約百分之八十在馬來半島(西馬),百分之二十在沙巴與沙勞越(東馬)].馬來人,華人和印度人是當地(西馬)的主要族群,其中馬來人約占百分之六十五,馬來人是一個生性樂天,友善的民族,同時也是這個安定國家的和諧基礎.和我們一樣具有炎黃血脈的華人,雖然他們的人口只占百分之二十六,但是卻占有該國六成以上的經濟分量,他們是我們值得驕傲和學習的同胞.而百分之七的印度人是一個古老民族,他們的智慧使他們在這快樂的國家生活的自由自在.東馬的主要族群則以原住民居多,沙巴州的主要原住民是卡達山和巴趙人等;砂勞越州則以依班,比達友及普南人為主.以上所有民族皆平等,幸福,和睦的相處在這片富足的土地上。
語言:官方語言是英語和馬來語
馬來西亞作為前英國殖民地和澳大利亞,加拿大,新西蘭,新加坡等國一樣是英聯邦的成員國之一.這是一個語言豐富多彩,文化十分包容的國度.英語作為其主要的官方語言一直為所有國民廣泛運用并已經成為其上流社會通用的身份語言.同時英語也成為各國游客,商人和數以萬計留學生的主要交流方式.這樣良好的語言環境在語系復雜的亞洲是為數不多的.另外馬來語作為傳統的地域性語言通用于東南亞各國也是當地的另一種官方語言.而華人社會通行的華語和傳統的華族文化將使初次留洋的中國留學生倍感溫暖.同時像印度語這樣的一些小語系在此地也被有效的保存和發展著.
宗教和節日:信仰自由
馬來西亞是一個信仰自由的國家,雖然伊斯蘭教有著國教的地位,但其他受信奉的宗教如佛教,道教,印度教和基督教也得到了良好的保存和發展.馬來西亞是一個節假日較多的國家,這是由它多元化文化背景所決定的.主要節日有回教的開齋節;華人的春節,中秋節;印度人的屠妖節,大寶森節;以及沙巴和砂勞越的嘉年華會與豐收節.對于各族人民的傳統節日,馬來西亞政府都制定了相關的假日以滿足他們的需要.
體育運動:崇尚運動
馬來西亞人,不論男女老少都非常崇尚運動.流行的運動首推足球,其他運動包括羽毛球,網球,高爾夫球,壁球,賽車;沖浪和帆航也逐漸流行;而傳統的消遣運動有風箏,陀螺,藤球等;此外徒步與賽跑也吸引了不少年輕人.著名的雪邦一級方程式賽車道和亞洲獨一無二的武吉加里萬人體育館是該國體育運動發展的標志.
歷史:中馬兩國友誼源遠流長
由于位于印度洋與南中國海之間的戰略性地理位置,長久以來,馬來西亞是東亞貿易與航海的集合點,而其歷史也揉合了各國權力與影響.數百年來這片美麗的土地先后為荷蘭,英國 日本等國所殖民,直到1957年在二戰后的民族覺醒運動下馬來亞聯邦才從英國的殖民統治下獨立出來,并于1963年誕生了嶄新的馬來西亞王國.而我國和馬來西亞之間的交往早在四百多年前就開始了,明朝時我國的鄭和就曾下西洋途經該國馬六甲并有此打開了中馬兩國連綿至今的友好關系,2003年我國的江蘇省和馬來西亞的馬六甲州成為了友好姐妹地區,這是兩國人民友誼之花結出的碩果.時至今日,馬來西亞是東盟國家中極為活躍的成員,為區域及國際和平,安全,穩定與發展做出了諸多貢獻.
經濟:亞洲四小虎之一
馬來西亞是亞洲四小虎之一經濟上以農業和制造業為主體,其中制造業目前已上升到該國經濟的首要地位.馬來西亞是世界上最大的橡膠,棕油,錫等資源的生產國,同時木材,胡椒和優質的石油也是其重要的財富.另一方面,發達的旅游業也是賺取外匯的主要行業之一.長期以來,在經濟發展中馬來西亞政府對內致力于全面提高人民福利和人民素質,對外全力促進高科技產業的發展,建立了東南亞首屈一指的多媒體走廊等新興項目.并決心在2020年全面成為發達的工業國家.2003年,馬來西亞的人均國民生產總值為4000美元(為我國的四倍),在東南亞僅次于新加坡.在世界經濟貿易中,馬來西亞排行第十九位,是東南亞最具競爭力的國家之一.
大眾傳媒:非常發達
馬來西亞的大眾傳媒非常發達.每天以各種語言發行的報紙多達幾十種;電臺和電視臺也以語言和文化劃分了多家公司.其中著名的華文報紙有<<南洋商報>>,<<星洲日報>>;著名的電臺有myFM,988;而電視臺則以Astro名揚海外.同時網絡的發展在這里也極為成功,電腦和多媒體網絡的普及率和覆蓋率均居亞洲前列.所有的教育機構都配備有這些設施供學生使用.
政府 :穩定而民主
馬來西亞有13個州屬及三個直轄區—吉隆坡,布拉特再也與納閩(沙巴岸外的一個島嶼),其中9個州有世襲的蘇丹統治者,而國家元首則每五年從9周統治者中選出.馬來西亞政府奉行國會民主制度.首相是政府首長,是從國會下議院的議員中選出的.國會分為民選的下議院以及由元首委任的上議院.上議院議員一般都是在民事服務中有卓越表現的人士,專業人員或者是少數民族/土著人士.作為政府首長,首相領導由各部門首長組成的內閣.13個州中每一個州屬都有其本身的民選首席部長或州務大臣及議會.
首都:著名的現代化觀光城市
馬來西亞首都是吉隆坡.吉隆坡是東南亞著名的現代化觀光城市.人口約兩百萬,是馬來西亞最大的城市,經濟中心,政治中心和文化中心.吉隆坡的基礎設施完備,交通便利,娛樂活動豐富,是南洋有名的不夜城.每天這里會接待上萬名各國觀光客.近年來為了確保各國留學生的生活和學習,馬來西亞政府更是新建了一批學生住宅以及配套的生活,學習設施.并對接受留學生的學校實施補貼和擴建,務求做到讓留學生和他們的家長滿意.
吉隆坡國際機場:亞洲第二大現代化國際機場
吉隆坡國際機場是馬來西亞政府于1998年耗資90億林吉(1美元=3.80林吉)由日本著名設計師設計和建造的亞洲第二大現代化國際機場,目前它常年可容納2500萬人,貨運載量是65萬公噸,加以拓展后可容納高達1億人.在吉隆坡國際機場操作的航空公司共有43家,其中9間航空公司操作航空貨運.吉隆坡國際機場離吉隆坡市區相距約40分鐘車程,馬來西亞大部分的院校都分布在機場和市區附近.
馬來西亞教育情況
自1957年獨立以來,馬來西亞教育的發展勢如破竹,歷屆政府都極為重視教育發展。沿襲英國及歐美教育體系是與中國教育的根本區別。人口稀少和經濟快速增長形成了人才的短缺和急劇需求,政府正大力推進區域中心計劃,國際學生云集將構成一片新的絢麗風景。
馬來西亞現今擁有九所公立大學,一所國際性大學,八所私立綜合性大學和逾五百所私立專業學院,提供從大專至博士研究生課程。專業涵蓋工商管理,電子工程,藝術設計,多媒體制作,計算機應用,時裝設計,建筑和旅游管理等領域。目前,絕大多數公立院校以招收本地學生為主,僅少數研究生課程對外國留學生開放。在馬來西亞,多數私立專業學院與英美澳等國大學合作,以2+1或3+0的方式聯合授課, 即學生可選擇在馬來西亞攻讀兩年,最后一年轉入國外合作大學本部完成三年學士學位課程;或選擇在馬來西亞讀完三年學士學位課程,最終被授予國外合作大學學位。這種聯合授課的形式不僅很大程度上提高了馬來西亞的教育水平,同時也擴大了其高等教育在國際上的知名度。在馬來西亞各私立專業學院,英語為指定的授課語言。
1.學分轉移課程
。@種課程指的是學生在完成一定課程并取得一定學分后,在學校的幫助下將學分轉移到位于加拿大、美國、英國、澳大利亞等國的合作大學繼續完成學位課程。這種課程對成績的要求比較嚴格,而合作大學有可能會拒絕部分成績不好的科目的轉移學分。
2.雙聯課程
。@種課程由學院與一些海外聯校共同開設,目的是為學生減少學習費用。當一個學生進入這種課程安排后,他/她等于是已經被這些海外大學錄取了,在學完要求課程后自動轉入相關的大學讀完剩下的課程。這種課程安排對每個科目的成績要求并不是很高,只要能夠達到及格就會被接受。
3. 3+0課程
。3+0課程是指那些由海外聯校提供,在馬來西亞有關學院完成的學位課程。這種課程安排基本上與雙聯相似,不同的是一個最終在其他國家完成學位,一個全部在馬來西亞有關學院完成,但是取得的學位是一樣的。這些海外合作大學都是出名的大學。
4. 教育體制比較完善,教育水準較高
—“雙聯課程”是由馬來西亞首創的一種與國外院校合作辦學的教育模式.其合作方式主要有 3+0 外國大學學士課程,2+1,1+2學分轉移課程等.近年來,它開始受到很多中國學生的歡迎. 在”雙聯課程”模式下,馬來西亞學校提供的學位范圍很廣,從英國,美國,新西蘭,澳大利亞,加拿大各國學位到國內學位課程都可提供選擇.其可提供選擇的課程種類也非常多,包括經濟,商業,法律,大眾傳播,酒店和旅游管理,電腦科學,教育,醫藥等.這些課程所頒發的學術資格有證書, 文憑,學士,碩士及博士學位.
另外,馬來西亞教育部對其私立院校有一套比較嚴格的管理程序.學校在注冊,課程設置,管理設施上都要接受有關不美的管理和監督.學生如果遇到一些問題或麻煩也可以到教育部主管私利院校的教育體制和課程設置還是相對比較完善和先進的.
5. 費用相對低廉
留學是一種教育投資,它也是按照一定的市場經濟的規律來運作的.可以說,相對低廉的留學費用是近年來中國人選擇馬來西亞最主要的原因.
馬來西亞的特色教育模式” 雙聯課程” 的主要優勢也體現在這里.”雙聯課程”是指本地學院和外國大學聯合開辦的課程,它能夠使學生以一個相對低價的費用拿到一個國外學校的學位證書.馬來西亞著名學府:汝來學院,泰來學院,系統學院,binary college等開辦了這種課程.以英國為例,在英國讀完一個學士學位需要(3年)9000美元/年,3下來一共需要54600美元,而在馬來西亞本地私立學院讀完這個英國學校則學費只要2900美元/年,學成總費用15000美元,便宜了三分之二.
6.留學資格限制相對較低
去馬來西亞讀書要求很低,中國學生高二以上學歷,即可前往馬來西亞攻讀學士學位;三年制大?芍苯庸プx碩士學位.如果要讀MBA,這本科畢業生無需工作經驗,大專需要3年以上工作經驗.
馬來西亞學士課程為三年制,每年學費,生活費約為4萬人民幣;碩士課程含語言培訓為1年半,所有學費,生活費供需10萬人民幣.
馬來西亞是一片美麗的熱帶樂土,位于赤道以北7度,正好在東南亞中心,以南是新加坡,以北是泰國,以東是菲律賓,而以西則是印度洋.馬來西亞的總面積是334,108平方公里,包括了馬來半島(位于亞洲大陸的末端)以及沙巴與砂勞越(位于北婆羅洲).
綜合信息:
氣候:非常適宜生活和度假的
馬來西亞的氣候常年溫熱,陽光普照,空氣濕潤,是典型的熱帶海洋性氣候.氣溫在攝氏二十二度至三十二度之間.年降雨量二百公分至二百五十公分,降雨多在午后.馬來半島西海岸的雨季是在八月到九月,而馬來半島東海岸與沙巴,砂勞越的雨季是在十一月到來年的二月.馬來西亞的氣候是非常適宜生活和度假的,這和它旅游天堂的地位是息息相關的.
時間:沒有時差感
馬來西亞的時間是在格林威治國際標準時間前8小時,以及美國太平洋標準時間前16小時.和我國的北京時間是基本一致的,沒有時差之隔.
人口: 多元種族國家
馬來西亞是個多元種族國家,人口約有兩千四百五十三萬人[約百分之八十在馬來半島(西馬),百分之二十在沙巴與沙勞越(東馬)].馬來人,華人和印度人是當地(西馬)的主要族群,其中馬來人約占百分之六十五,馬來人是一個生性樂天,友善的民族,同時也是這個安定國家的和諧基礎.和我們一樣具有炎黃血脈的華人,雖然他們的人口只占百分之二十六,但是卻占有該國六成以上的經濟分量,他們是我們值得驕傲和學習的同胞.而百分之七的印度人是一個古老民族,他們的智慧使他們在這快樂的國家生活的自由自在.東馬的主要族群則以原住民居多,沙巴州的主要原住民是卡達山和巴趙人等;砂勞越州則以依班,比達友及普南人為主.以上所有民族皆平等,幸福,和睦的相處在這片富足的土地上。
語言:官方語言是英語和馬來語
馬來西亞作為前英國殖民地和澳大利亞,加拿大,新西蘭,新加坡等國一樣是英聯邦的成員國之一.這是一個語言豐富多彩,文化十分包容的國度.英語作為其主要的官方語言一直為所有國民廣泛運用并已經成為其上流社會通用的身份語言.同時英語也成為各國游客,商人和數以萬計留學生的主要交流方式.這樣良好的語言環境在語系復雜的亞洲是為數不多的.另外馬來語作為傳統的地域性語言通用于東南亞各國也是當地的另一種官方語言.而華人社會通行的華語和傳統的華族文化將使初次留洋的中國留學生倍感溫暖.同時像印度語這樣的一些小語系在此地也被有效的保存和發展著.
宗教和節日:信仰自由
馬來西亞是一個信仰自由的國家,雖然伊斯蘭教有著國教的地位,但其他受信奉的宗教如佛教,道教,印度教和基督教也得到了良好的保存和發展.馬來西亞是一個節假日較多的國家,這是由它多元化文化背景所決定的.主要節日有回教的開齋節;華人的春節,中秋節;印度人的屠妖節,大寶森節;以及沙巴和砂勞越的嘉年華會與豐收節.對于各族人民的傳統節日,馬來西亞政府都制定了相關的假日以滿足他們的需要.
體育運動:崇尚運動
馬來西亞人,不論男女老少都非常崇尚運動.流行的運動首推足球,其他運動包括羽毛球,網球,高爾夫球,壁球,賽車;沖浪和帆航也逐漸流行;而傳統的消遣運動有風箏,陀螺,藤球等;此外徒步與賽跑也吸引了不少年輕人.著名的雪邦一級方程式賽車道和亞洲獨一無二的武吉加里萬人體育館是該國體育運動發展的標志.
歷史:中馬兩國友誼源遠流長
由于位于印度洋與南中國海之間的戰略性地理位置,長久以來,馬來西亞是東亞貿易與航海的集合點,而其歷史也揉合了各國權力與影響.數百年來這片美麗的土地先后為荷蘭,英國 日本等國所殖民,直到1957年在二戰后的民族覺醒運動下馬來亞聯邦才從英國的殖民統治下獨立出來,并于1963年誕生了嶄新的馬來西亞王國.而我國和馬來西亞之間的交往早在四百多年前就開始了,明朝時我國的鄭和就曾下西洋途經該國馬六甲并有此打開了中馬兩國連綿至今的友好關系,2003年我國的江蘇省和馬來西亞的馬六甲州成為了友好姐妹地區,這是兩國人民友誼之花結出的碩果.時至今日,馬來西亞是東盟國家中極為活躍的成員,為區域及國際和平,安全,穩定與發展做出了諸多貢獻.
經濟:亞洲四小虎之一
馬來西亞是亞洲四小虎之一經濟上以農業和制造業為主體,其中制造業目前已上升到該國經濟的首要地位.馬來西亞是世界上最大的橡膠,棕油,錫等資源的生產國,同時木材,胡椒和優質的石油也是其重要的財富.另一方面,發達的旅游業也是賺取外匯的主要行業之一.長期以來,在經濟發展中馬來西亞政府對內致力于全面提高人民福利和人民素質,對外全力促進高科技產業的發展,建立了東南亞首屈一指的多媒體走廊等新興項目.并決心在2020年全面成為發達的工業國家.2003年,馬來西亞的人均國民生產總值為4000美元(為我國的四倍),在東南亞僅次于新加坡.在世界經濟貿易中,馬來西亞排行第十九位,是東南亞最具競爭力的國家之一.
大眾傳媒:非常發達
馬來西亞的大眾傳媒非常發達.每天以各種語言發行的報紙多達幾十種;電臺和電視臺也以語言和文化劃分了多家公司.其中著名的華文報紙有<<南洋商報>>,<<星洲日報>>;著名的電臺有myFM,988;而電視臺則以Astro名揚海外.同時網絡的發展在這里也極為成功,電腦和多媒體網絡的普及率和覆蓋率均居亞洲前列.所有的教育機構都配備有這些設施供學生使用.
政府 :穩定而民主
馬來西亞有13個州屬及三個直轄區—吉隆坡,布拉特再也與納閩(沙巴岸外的一個島嶼),其中9個州有世襲的蘇丹統治者,而國家元首則每五年從9周統治者中選出.馬來西亞政府奉行國會民主制度.首相是政府首長,是從國會下議院的議員中選出的.國會分為民選的下議院以及由元首委任的上議院.上議院議員一般都是在民事服務中有卓越表現的人士,專業人員或者是少數民族/土著人士.作為政府首長,首相領導由各部門首長組成的內閣.13個州中每一個州屬都有其本身的民選首席部長或州務大臣及議會.
首都:著名的現代化觀光城市
馬來西亞首都是吉隆坡.吉隆坡是東南亞著名的現代化觀光城市.人口約兩百萬,是馬來西亞最大的城市,經濟中心,政治中心和文化中心.吉隆坡的基礎設施完備,交通便利,娛樂活動豐富,是南洋有名的不夜城.每天這里會接待上萬名各國觀光客.近年來為了確保各國留學生的生活和學習,馬來西亞政府更是新建了一批學生住宅以及配套的生活,學習設施.并對接受留學生的學校實施補貼和擴建,務求做到讓留學生和他們的家長滿意.
吉隆坡國際機場:亞洲第二大現代化國際機場
吉隆坡國際機場是馬來西亞政府于1998年耗資90億林吉(1美元=3.80林吉)由日本著名設計師設計和建造的亞洲第二大現代化國際機場,目前它常年可容納2500萬人,貨運載量是65萬公噸,加以拓展后可容納高達1億人.在吉隆坡國際機場操作的航空公司共有43家,其中9間航空公司操作航空貨運.吉隆坡國際機場離吉隆坡市區相距約40分鐘車程,馬來西亞大部分的院校都分布在機場和市區附近.
馬來西亞教育情況
自1957年獨立以來,馬來西亞教育的發展勢如破竹,歷屆政府都極為重視教育發展。沿襲英國及歐美教育體系是與中國教育的根本區別。人口稀少和經濟快速增長形成了人才的短缺和急劇需求,政府正大力推進區域中心計劃,國際學生云集將構成一片新的絢麗風景。
馬來西亞現今擁有九所公立大學,一所國際性大學,八所私立綜合性大學和逾五百所私立專業學院,提供從大專至博士研究生課程。專業涵蓋工商管理,電子工程,藝術設計,多媒體制作,計算機應用,時裝設計,建筑和旅游管理等領域。目前,絕大多數公立院校以招收本地學生為主,僅少數研究生課程對外國留學生開放。在馬來西亞,多數私立專業學院與英美澳等國大學合作,以2+1或3+0的方式聯合授課, 即學生可選擇在馬來西亞攻讀兩年,最后一年轉入國外合作大學本部完成三年學士學位課程;或選擇在馬來西亞讀完三年學士學位課程,最終被授予國外合作大學學位。這種聯合授課的形式不僅很大程度上提高了馬來西亞的教育水平,同時也擴大了其高等教育在國際上的知名度。在馬來西亞各私立專業學院,英語為指定的授課語言。
1.學分轉移課程
。@種課程指的是學生在完成一定課程并取得一定學分后,在學校的幫助下將學分轉移到位于加拿大、美國、英國、澳大利亞等國的合作大學繼續完成學位課程。這種課程對成績的要求比較嚴格,而合作大學有可能會拒絕部分成績不好的科目的轉移學分。
2.雙聯課程
。@種課程由學院與一些海外聯校共同開設,目的是為學生減少學習費用。當一個學生進入這種課程安排后,他/她等于是已經被這些海外大學錄取了,在學完要求課程后自動轉入相關的大學讀完剩下的課程。這種課程安排對每個科目的成績要求并不是很高,只要能夠達到及格就會被接受。
3. 3+0課程
。3+0課程是指那些由海外聯校提供,在馬來西亞有關學院完成的學位課程。這種課程安排基本上與雙聯相似,不同的是一個最終在其他國家完成學位,一個全部在馬來西亞有關學院完成,但是取得的學位是一樣的。這些海外合作大學都是出名的大學。
4. 教育體制比較完善,教育水準較高
—“雙聯課程”是由馬來西亞首創的一種與國外院校合作辦學的教育模式.其合作方式主要有 3+0 外國大學學士課程,2+1,1+2學分轉移課程等.近年來,它開始受到很多中國學生的歡迎. 在”雙聯課程”模式下,馬來西亞學校提供的學位范圍很廣,從英國,美國,新西蘭,澳大利亞,加拿大各國學位到國內學位課程都可提供選擇.其可提供選擇的課程種類也非常多,包括經濟,商業,法律,大眾傳播,酒店和旅游管理,電腦科學,教育,醫藥等.這些課程所頒發的學術資格有證書, 文憑,學士,碩士及博士學位.
另外,馬來西亞教育部對其私立院校有一套比較嚴格的管理程序.學校在注冊,課程設置,管理設施上都要接受有關不美的管理和監督.學生如果遇到一些問題或麻煩也可以到教育部主管私利院校的教育體制和課程設置還是相對比較完善和先進的.
5. 費用相對低廉
留學是一種教育投資,它也是按照一定的市場經濟的規律來運作的.可以說,相對低廉的留學費用是近年來中國人選擇馬來西亞最主要的原因.
馬來西亞的特色教育模式” 雙聯課程” 的主要優勢也體現在這里.”雙聯課程”是指本地學院和外國大學聯合開辦的課程,它能夠使學生以一個相對低價的費用拿到一個國外學校的學位證書.馬來西亞著名學府:汝來學院,泰來學院,系統學院,binary college等開辦了這種課程.以英國為例,在英國讀完一個學士學位需要(3年)9000美元/年,3下來一共需要54600美元,而在馬來西亞本地私立學院讀完這個英國學校則學費只要2900美元/年,學成總費用15000美元,便宜了三分之二.
6.留學資格限制相對較低
去馬來西亞讀書要求很低,中國學生高二以上學歷,即可前往馬來西亞攻讀學士學位;三年制大?芍苯庸プx碩士學位.如果要讀MBA,這本科畢業生無需工作經驗,大專需要3年以上工作經驗.
馬來西亞學士課程為三年制,每年學費,生活費約為4萬人民幣;碩士課程含語言培訓為1年半,所有學費,生活費供需10萬人民幣.